深入解析Pod对象1:我们为什么需要Pod
接触过kubernetes的同学,对Pod这个概念一定不陌生。它是Kubernetes项目中最小的API对象。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描述:Pod,是Kubernetes项目的原子调度单位。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为什么需要Pod?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从进程组说起
首先,我们登录到一台 Linux 机器里,执行一条如下所示的命令:
1 |
|
这条命令的作用,是展示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树状结构。它的返回结果如下所示:
1 |
|
不难发现,在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里,进程并不是“孤零零”地独自运行,而是以进程组的方式,“有原则地”组织在一起。比如,这里有一个叫作 rsyslogd 的程序,它负责的是 Linux 操作系统里的日志处理。可以看到,rsyslogd 的主程序 main,和它要用到的内核日志模块 imklog 等,同属于 1632 进程组。这些进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rsyslogd 程序的职责。而 Kubernetes 项目所做的,其实就是将“进程组”的概念映射到了容器技术中。
Kubernetes 项目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是:在 Borg 项目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Google 公司的工程师们发现,他们部署的应用,往往都存在着类似于“进程和进程组”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就是这些应用之间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使得它们必须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
如果事先没有“组”的概念,像这样的运维关系就会非常难以处理。我们还是以前面的 rsyslogd 为例子。已知 rsyslogd 由三个进程组成:一个 imklog 模块,一个 imuxsock 模块,一个 rsyslogd 自己的 main 函数主进程。这三个进程一定要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否则,它们之间基于 Socket 的通信和文件交换,都会出现问题。
现在,我们要把 rsyslogd 这个应用给容器化,由于受限于容器的“单进程模型”,这三个模块必须被分别制作成三个不同的容器。而在这三个容器运行的时候,它们设置的内存配额都是 1 GB。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容器的“单进程模型”,并不是指容器里只能运行“一个”进程,而是指容器没有管理多个进程的能力。这是因为容器里PID=1的进程就是应用本身,其他的进程都是这个PID=1的进程的子进程。
现假设我们的 Kubernetes 集群上有两个节点:node-1 上有 3 GB 可用内存,node-2 有 2.5 GB 可用内存。
这时,假设我要用 Docker Swarm 来运行这个 rsyslogd 程序。为了能够让这三个容器都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我就必须在另外两个容器上设置一个 affinity=main(与 main 容器有亲密性)的约束,即:它们俩必须和 main 容器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
然后,我顺序执行:“docker run main”“docker run imklog”和“docker run imuxsock”,创建这三个容器。这样,这三个容器都会进入 Swarm 的待调度队列。
然后,main 容器和 imklog 容器都先后出队并被调度到了 node-2 上(这个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可是,当 imuxsock 容器出队开始被调度时,Swarm 就有点懵了:node-2 上的可用资源只有 0.5 GB 了,并不足以运行 imuxsock 容器;可是,根据 affinity=main 的约束,imuxsock 容器又只能运行在 node-2 上。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成组调度(gang scheduling)没有被妥善处理的例子。
二、如何处理“成组调度”
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谓旷日持久,也产生了很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比如,Mesos 中就有一个资源囤积(resource hoarding)的机制,会在所有设置了 Affinity 约束的任务都达到时,才开始对它们统一进行调度。而在 Google Omega 论文中,则提出了使用乐观调度处理冲突的方法,即:先不管这些冲突,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回滚机制在出现了冲突之后解决问题。可是这些方法都谈不上完美。资源囤积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调度效率损失和死锁的可能性;而乐观调度的复杂程度,则不是常规技术团队所能驾驭的。
但是,到了 Kubernetes 项目里,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Pod 是 Kubernetes 里的原子调度单位。这就意味着,Kubernetes 项目的调度器,是统一按照 Pod 而非容器的资源需求进行计算的。所以,像 imklog、imuxsock 和 main 函数主进程这样的三个容器,正是一个典型的由三个容器组成的 Pod。Kubernetes 项目在调度时,自然就会去选择可用内存等于 3 GB 的 node-1 节点进行绑定,而根本不会考虑 node-2。
像这样容器间的紧密协作,我们可以称为”超亲密关系“。这些具有”超亲密关系“容器的典型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互相之间会发生直接的文件交换、使用localhost或者Socket文件进行本地通信、会发生非常频繁的远程调用、需要共享某些Linux Namespace(比如,一个容器要加入另一个容器的Network Namepsace)等。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有“关系”的容器都属于同一个 Pod。比如,PHP 应用容器和 MySQL 虽然会发生访问关系,但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它们更适合做成两个 Pod。
不过,此时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疑问: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一般都是先学会了用Docker这种单容器的工具,才会开始接触Pod。而如果 Pod 的设计只是出于调度上的考虑,那么 Kubernetes 项目似乎完全没有必要非得把 Pod 作为“一等公民”吧?这不是故意增加用户的学习门槛吗?没错,如果只是处理“超亲密关系”这样的调度问题,有 Borg 和 Omega 论文珠玉在前,Kubernetes 项目肯定可以在调度器层面给它解决掉。不过,Pod 在 Kubernetes 项目里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容器设计模式。
为了理解这一层含义,我们就必须先了解一下Pod 的实现原理。
三、Pod的实现原理
首先,关于 Pod 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它只是一个逻辑概念。也就是说,Kubernetes 真正处理的,还是宿主机操作系统上 Linux 容器的 Namespace 和 Cgroups,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 Pod 边界或者隔离环境。
那么,Pod 又是怎么被“创建”出来的呢?
答案是:Pod,其实是一组共享了某些资源的容器。具体来说,Pod 里的所有容器,共享的是同一个 Network Namespace,并且可以声明共享同一个 Volume。
这么来看的话,一个有 A、B 两个容器的 Pod,不就是等同于一个容器(容器 A)共享另外一个容器(容器 B)的网络和 Volume 的玩儿法么?这好像通过 docker run --net --volumes-from 这样的命令就能实现嘛,比如:
1 |
|
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容器 B 就必须比容器 A 先启动,这样一个 Pod 里的多个容器就不是对等关系,而是拓扑关系了。
所以,在 Kubernetes 项目里,Pod 的实现需要使用一个中间容器,这个容器叫作 Infra 容器。在这个 Pod 中,Infra 容器永远都是第一个被创建的容器,而其他用户定义的容器,则通过 Join Network Namespace 的方式,与 Infra 容器关联在一起。这样的组织关系,可以用下面这样一个示意图来表达:
如上图所示,这个 Pod 里有两个用户容器 A 和 B,还有一个 Infra 容器。很容易理解,在 Kubernetes 项目里,Infra 容器一定要占用极少的资源,所以它使用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像,叫作:k8s.gcr.io/pause。这个镜像是一个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永远处于“暂停”状态的容器,解压后的大小也只有 100~200 KB 左右。而在 Infra 容器“Hold 住”Network Namespace 后,用户容器就可以加入到 Infra 容器的 Network Namespace 当中了。
所以,如果我们查看这些容器在宿主机上的 Namespace 文件,它们指向的值一定是完全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于 Pod 里的容器 A 和容器 B 来说:
- 它们可以直接使用localhost进行通信;
- 它们看到的网络设备跟Infra容器看到的完全一样;
- 它们使用同一个IP地址,也就是这个Pod的Network Namespace对应的IP地址;当然,其他的所有网络资源,都是一个Pod一份,并且被该Pod中的所有容器共享;
- Pod的生命周期只跟Infra容器一致,而与容器A和B无关
对于同一个 Pod 里面的所有用户容器来说,它们的进出流量,也可以认为都是通过 Infra 容器完成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将来如果我们要为 Kubernetes 开发一个网络插件时,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如何配置这个 Pod 的 Network Namespace,而不是每一个用户容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络配置,这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的网络插件需要在容器里安装某些包或者进行一些配置才能完成的话,是不可取的:Infra 容器镜像的 rootfs 里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随意发挥的空间。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网络插件完全不必关心用户容器的启动与否,而只需要关注如何配置 Pod,也就是 Infra 容器的 Network Namespace 即可。
有了这个设计之后,共享 Volume 就简单多了:Kubernetes 项目只要把所有 Volume 的定义都设计在 Pod 层级即可。这样,一个 Volume 对应的宿主机目录对于 Pod 来说就只有一个,Pod 里的容器只要声明挂载这个 Volume,就一定可以共享这个 Volume 对应的宿主机目录。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1 |
|
在这个例子中,debian-container 和 nginx-container 都声明挂载了 shared-data 这个 Volume。而 shared-data 是 hostPath 类型。所以,它对应在宿主机上的目录就是:/data。而这个目录,其实就被同时绑定挂载进了上述两个容器当中。这就是为什么,nginx-container 可以从它的 /usr/share/nginx/html 目录中,读取到 debian-container 生成的 index.html 文件的原因。
四、理解sidecar设计模式
Pod 这种“超亲密关系”容器的设计思想,实际上就是希望,当用户想在一个容器里跑多个功能并不相关的应用时,应该优先考虑它们是不是更应该被描述成一个 Pod 里的多个容器。
为了能够掌握这种思考方式,我们应该尽量尝试使用它来描述一些用单个容器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两例子:
4.1、示例1:WAR包 & Web服务器
第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WAR 包与 Web 服务器。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 Java Web 应用的 WAR 包,它需要被放在 Tomcat 的 webapps 目录下运行起来。此时,该如何实现呢?
-
一种方法是,把 WAR 包直接放在 Tomcat 镜像的 webapps 目录下,做成一个新的镜像运行起来。可是,这时候,如果我们要更新 WAR 包的内容,或者要升级 Tomcat 镜像,就要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镜像,这样非常麻烦。
-
另一种方法是,我们压根儿不管 WAR 包,永远只发布一个 Tomcat 容器。不过,这个容器的 webapps 目录,就必须声明一个 hostPath 类型的 Volume,从而把宿主机上的 WAR 包挂载进 Tomcat 容器当中。不过,这样我们就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让每一台宿主机,都预先准备好这个存储有 WAR 包的目录呢?这样来看,我们只能独立维护一套分布式存储系统了。
实际上,有了 Pod 之后,这样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我们可以把 WAR 包和 Tomcat 分别做成镜像,然后把它们作为一个 Pod 里的两个容器“组合”在一起。这个 Pod 的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1 |
|
在这个 Pod 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容器,第一个容器使用的镜像是 geektime/sample:v2,这个镜像里只有一个 WAR 包(sample.war)放在根目录下。而第二个容器则使用的是一个标准的 Tomcat 镜像。
不过,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WAR 包容器的类型不再是一个普通容器,而是一个 Init Container 类型的容器。在 Pod 中,所有 Init Container 定义的容器,都会比 containers 定义的用户容器先启动。并且,Init Container 容器会按顺序逐一启动,直到它们都启动并且退出了, containers 定义的用户容器才会启动。
所以,这个 Init Container 类型的 WAR 包容器启动后,我们执行了一句"cp /sample.war /app",把应用的 WAR 包拷贝到 /app 目录下,然后退出。而后这个 /app 目录,就挂载了一个名叫 app-volume 的 Volume。此外,Tomcat 容器,同样声明了挂载 app-volume 到自己的 webapps 目录下。所以,等 Tomcat 容器启动时,它的 webapps 目录下就一定会存在 sample.war 文件,而这个文件正是 WAR 包容器启动时拷贝到这个 Volume 里面的,而这个 Volume 是被这两个容器共享的。
像这样,我们就用一种“组合”方式,解决了 WAR 包与 Tomcat 容器之间耦合关系的问题。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组合”操作,正是容器设计模式里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它的名字叫:sidecar。顾名思义,sidecar 指的就是我们可以在一个 Pod 中,启动一个辅助容器,来完成一些独立于主进程(主容器)之外的工作。比如,在上面的这个Pod 中,Tomcat 容器是我们要使用的主容器,而 WAR 包容器的存在,只是为了给它提供一个 WAR 包而已。所以,我们用 Init Container 的方式优先运行 WAR 包容器,扮演了一个 sidecar 的角色。
4.2、示例2:容器的日志收集
第二个例子,则是容器的日志收集。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应用,需要不断地把日志文件输出到容器的 /var/log 目录中。
这时,我就可以把 Pod 里的一个 Volume 挂载到应用容器的 /var/log 目录上。然后,我们在这个 Pod 里同时运行一个 sidecar 容器,它也声明挂载同一个 Volume 到自己的 /var/log 目录上。接下来 sidecar 容器就只需要做一件事儿,那就是不断地从自己的 /var/log 目录里读取日志文件,转发到 MongoDB 或者 Elasticsearch 中存储起来。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日志收集工作就完成了。
跟第一个例子一样,这个例子中的 sidecar 的主要工作也是使用共享的 Volume 来完成对文件的操作。
此外,不要忘记Pod 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所有容器都共享同一个 Network Namespace。这就使得很多与 Pod 网络相关的配置和管理,也都可以交给 sidecar 完成,而完全无须干涉用户容器。这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Istio 这个微服务治理项目了。
五、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下内容:
- 容器实际上是一种单进程模型,但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往往不是“孤零零”地独自运行,而是以进程组的方式有原则的组织在一起。
- Pod不仅是一种处理“超亲密关系(成组)”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是一种容器设计模式。sidecar就是一种典型容器设计模式。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容器环境的初始化(比如,配置网络、准备WAF包等);容器日志的收集等。
- Pod就是一组共享了某些资源的容器。每个Pod中都存在一个Infra容器,所有的用户容器都共享Infra容器的资源。比如,同一个Pod中的所有容器都共享了Infra容器的 Network 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