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B的前世今生?

一、CMDB的起源

CMDB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源于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而ITIL这套理论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成型,并在当时和后来的企业IT建设中作为服务管理的指导理论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

二、传统思维下的CMDB

按照ITIL的定义:

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即配置管理数据库,是一个与所有IT系统组件相关的信息库,它包含IT基础架构配置项的详细信息。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实际上并不具备可落地的指导意义。

从传统IT运维的角度来看,运维的核心对象是资源层面。因此,所谓的基础架构就是网络设备和硬件设备这个层面,并且各种关联和拓扑关系,基本上也是从服务器的视角去看。所以,在这个阶段更多是把CMDB建设成为一个以设备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平台。

这种形态,在软件架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比如,单体架构或分层架构,以服务器为中心去建设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此时无论是设备数据,还是申请回收工作,都是很有限的,也就是整个IT基础设施的形态变化不大。

三、互联网思维下的CMDB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CMDB也从理论概念的方法论阶段过渡到了具备具体技术方案的可实施阶段。但“此CMDB”已经非“彼CMDB”了,传统运维阶段,我们更多是以设备为核心进行管理,但是到了互联网技术阶段,这个核心就变成了应用这个对象。

此时的CMDB,虽然仍叫做配置管理数据库,但是这个配置管理的外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所指的简单的硬件资源配置管理,只能算是狭义的理解。但从从广义上讲,当前的应用以及应用依赖的基础组件,都被纳入了这个配置管理的范畴。

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提到的运维自动化,远不是自动化的服务器安装、部署交付或网络自动化配置这些单一的场景,而是出现了持续交付、DevOps、SRE等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对运维职责的定义和新的方法论。

四、小结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提到CMDB是在ITIL的指导理念下发展出来的,它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

  • 在传统运维阶段,CMDB主要是指硬件资源配置管理;
  • 在互联网技术阶段,CMDB不在是局限于硬件资源配置管理,而是上升到了应用以及基础组件的管理。

五、参考


CMDB的前世今生?
https://kuberxy.github.io/2021/01/24/CMDB的前世今生/
作者
Mr.x
发布于
2021年1月24日
许可协议